
體育播報11月15日宣 日前,著名解說、前國腳劉越在社媒談到了退役球員做青訓和社會青訓教練的相關話題。
劉越在個人社媒寫道:“巧了,昨天還和幾個退役的隊友聊天,說青訓的難處,即便是退役職業球員,做青訓并沒有太大優勢,短板卻一再顯現,那就是不會經營市場,無心無力搞教球業務之外的事情,現在找個固定的教學場地都難的撓頭皮。
青少年訓練最大的特點是師范,十歲以下,甚至十二歲以下,語言理解能力不足,模仿能力敏感,例如,你告訴一個三年級球員:內腳背扣球一定要掌握好角度,根據對手距離調整扣球角度,扣球份量要掌握在下一步能夠直接另一只腳觸球做下一個動作。他可能無法快速完全理解,但是你幾個示范動作做了,孩子們很快就有模有樣。我遠觀過一個青訓教練示范,他肯定不是專業隊下來的,肚子也較大,做運球示范的時候挺著身體運球,很快,一隊‘小大肚子’就出現在那片球場上,讓人忍俊不止